自纳尔逊之后,英国皇家海军不但一统全球大洋,也继承和沿袭下来他逢敌必亮剑的死战精神。无论双方实力如何悬殊,都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1940年4月2日,英国海军萤火虫号驱逐舰与德国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殊死搏斗的二十六分钟,无疑是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经典战例。
萤火虫号驱逐舰,舷号H92,属于英国海军G级驱逐舰。其满载排水量1900余吨,最大航速36节,安装有两台蒸汽轮机和三台锅炉。武器装备有4门单管120毫米主炮,2座四联装13毫米防空机枪以及一部五联装鱼雷发射器,此外还搭载有20枚深水炸弹。
凭借高速性能和较高的战技水平,自1936年入役并加入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第1驱逐舰支队后,一直表现的比较活跃。巡航西班牙,驻泊马耳他,航迹遍布地中海,为大英帝国东奔西跑,鞠躬尽瘁。
其实,萤火虫在与希佩尔遭遇之前,先是在一次夜间演习中被姐妹舰榴弹号撞瘫,后又在大雾天气中被一艘瑞典货轮Rex号撞伤了龙骨,这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但大战在即,军人已没有为自身安危思考的余地。
经过短暂修复,又再次回到第一驱逐舰支队的作战序列。此时已经是1940年3月20日,第1驱逐舰支队已划归本土舰队,而从舰长到水兵都不知道,就在18天之后,萤火虫号将带着他们迎来军旅生涯中最悲壮的最后一战。
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同级重型巡洋舰的首舰,也是德国人摆脱《凡尔赛合约》束缚后建造的首款大型军舰,建造速度可谓神速。希佩尔号1935年开工,1937年下水,1939年便正式服役了,德国人为应对要到来的全面战争的那种焦急心态可以说是展露无遗。它的另外两艘姐妹舰分别是:布吕歇尔号和欧根亲王号。
值得一提的是,希佩尔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面迎战实力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而是妄图凭借船坚炮利速度快,打一场来去自如的破交战。它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自己家门口遇到一颗锋利的螺丝钉。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满载排水量18000余吨,最大航速32.5节,动力装置为12台拉蒙特式锅炉和3台大型蒸汽轮机。武器配置方面,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安装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共备弹1280发,最大射程33.5千米。现代军事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二战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主炮口径和最大射程虽不及英国海军同类型舰艇,但其射击精度和穿甲威力要高于后者,一旦被命中后果会较为严重。
此外,希佩尔号还有6座双联装105毫米高平两用副炮,该炮射速快,威力大,超过同时期美国海军的127毫米舰炮,最大射程达17.7千米。
在防护上,希佩尔号在中部水线毫米厚度的装甲带,指挥塔位置则加强到150毫米,两侧最薄弱的地方也有50毫米装甲板保护。所以对于驱逐舰来说,遇到这种庞然大物最好立刻释放烟雾,然后迅速溜之大吉方为上策,否则单凭舷侧的6门105毫米副炮,希佩尔就能让皮薄馅大的驱逐舰们吃不了兜着走。然而,如果战争全靠纸面数据去讨论输赢的话,那就太过于枯燥乏味了,军人的精神因素赋予了这些钢铁怪兽们不同内涵。
1940年4月8日上午8时,在冰冷的北海中高速归航的萤火虫号不偏不倚的遇到了德国海军两艘驱逐舰:贝恩德·冯·阿尔尼姆号和汉斯·卢德曼号。这哥俩正运载着德军步兵,毫无防备的向挪威海岸驶去,执行入侵挪威的威悉河演习行动计划。萤火虫号突然从大雾中钻出来,双方都颇感意外。但是很快,舰长杰拉德少校就发现,德军驱逐舰甲板上堆满了步兵,无法有效发挥舰炮火力,这是明摆着送上门的肥肉,岂能轻易放过。于是立刻拉响战斗警报,指挥萤火虫号向两艘德军驱逐舰发起追击并猛烈开火。因舰上有大量陆军,德军驱逐舰无法迎战,只能一边加速撤退,一边呼叫距离不远的大哥: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前来救命。大约9点50分,希佩尔号开足马力赶到战场发现英军的萤火虫号在追击自己的两个小弟。
由于当时大雾弥漫,加之德军驱逐舰为干扰萤火虫的射击而释放大量烟雾,所以赶到战场的希佩尔号一时难以分别萤火虫号的准确位置,饥渴难耐的203毫米巨炮更是无从下手。但仅仅8分钟之后,希佩尔号瞭望塔军官便测出了萤火虫号的准确方位和距离,8门主炮随即便打出一个漂亮的齐射。
多枚203毫米炮弹在8400米距离上准确命中了萤火虫号的舰体中部,顿时浓烟就开始弥漫。杰拉德少校命令释放烟雾,指挥本舰钻入其中躲避敌军锋芒。当德军以为英军驱逐舰要施展烟遁术溜之大吉的时候,没想到萤火虫号在并未怯战撤退。10点10分,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准备完毕,萤火虫号全速冲向德军。从当时位于舰桥的德国随军摄影师拍摄的战斗照片,我们能非常清晰的看到,浓烟滚滚的萤火虫号一边高速行进,一边将自己的右舷对准希佩尔号,这是海战中驱逐舰释放鱼雷的标准战术动作。
然而,老辣的海耶上校也不是吃素的,他料到对手可能会不甘心而杀个回马枪,因此从始至终都命令希佩尔号将舰艏对准敌舰方位。冲出烟雾进行雷击行动的萤火虫号并未如愿,800米距离发射的5枚鱼雷全都被希佩尔号躲了过去。而此时,两舰距离已经非常近,希佩尔的105毫米副炮开始发挥威力。杰拉德少校再次下令释放烟雾。“装完B就想跑?”德军在占据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紧追不放。
经过德军一番猛烈射击,萤火虫号的无线电室、舰桥和前部主炮被击毁,引擎室、舰长室,桅杆都被命中,好在动力装置比较命大,除了航速略微降低并无大碍,而且抗过了炮火洗礼,五联装鱼雷管再次装填完毕可以发射。但是萤火虫运气实在太差,对着希佩尔号所在方向发射的最后5枚鱼雷依然无果,除了德军的近失弹不断在近旁爆炸外,听不到发射出去的鱼雷有任何动静。
当希佩尔号兴冲冲地钻出烟雾准备上来虐菜的时候,舰桥上的德军惊恐的发现上层建筑几乎被炸光的萤火虫号打了一个右满舵,全速向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舰艏撞来。没等德军有任何反应,萤火虫的船头便猛烈的撞到希佩尔号右侧船锚位置,船体在一瞬间发生了断裂。失去船头的萤火虫号出来的舰体钢板像一把锋利的剃刀,沿着希佩尔的右舷水线装甲带位置开出一道大裂口和两个大洞。希佩尔号的底舱在很短的时间便灌入了500吨海水。幸亏舰上损管人员工作得力,否则就交代在这冰冷的北海之中了。
图为德军使用观测镜拍摄到的,已经翻覆在海水中的萤火虫号驱逐舰和少量幸存船员。10点24分左右,撞击之后随海浪漂开的萤火虫号锅炉发生大爆炸,并很快消失在波涛之间,短暂激烈的26分钟战斗到此结束。杰拉德少校和舰上109名部下与舰同沉,大约40名英军水兵获救,幸存者中军衔最高的是鱼雷长:拉姆齐上尉。德军则有一名水兵在撞击发生时因巨大冲击被抛入海中而失踪。
战斗结束后不久,希佩尔号舰长:赫尔姆特.海耶上校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的渠道,向英方转达了对杰拉德.鲁普少校英勇行为的敬佩之情。在他看来,萤火虫号有机会避而不战,但面对突然遭遇的强大对手,不但没有退缩,而且从始至终都在不断的采取灵活战术手段,想尽办法在进攻,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感佩。最终,英国在二战结束时,追授杰拉德.鲁普少校最高等级的维多利十字勋章,并授予拉姆齐上尉等三人杰出勇气勋章。